搜尋此網誌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展演NEWS」MOCA Studio 自然而然 臺灣x荷蘭 社會設計展



造生活 lifemaker 「展演NEWS」

 自然而然 臺灣x荷蘭 社會設計展

地點:MOCA Studio  台北當代藝術館

時間: 2014  6/14~7/20


簡介 :

透過行動參與或活動方案,讓眾人成為關注當代社會的一員,是不同學門及領域中,近年來的一種共識和實踐策略。在這當中,從實用設計出發的「社會設計」即致力結合日常用品、科技產物的發明,試圖改善人類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社會設計師們從個人微小的出發點,觀看世界進而關心這個社會,提示了人類透過設計追求方便與進步之同時,更不應忽略對於永續自然環境的維護,以及對底層弱勢族群的關懷。


本次展覽邀請了11組荷蘭設計師和6組台灣設計師,透過「大地」、「援助」、「關懷」、「共享」與「生技」五大主題分享他們的設計成果,讓我們從中對照觀摩,在台灣和荷蘭這兩個國家的社會設計師如何以創意的視野和人文的胸懷,與自己的土地與人民進行雙向的互動。

 本展的五大主題中,「大地」闡述了事物根源於土地,土地則因人們的活動、耕種作物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特性與呈現。設計師從觀察土地和人們的生活中擷取靈感,傳達與自然相關的種種理念。「援助」敘述了戰爭為人們所帶來的苦難與折磨,設計師們雖無法阻止戰爭,但致力於構思如何改善人們的戰後生活。「關懷」系列說明醫療、疾病及人類的關係,病痛總是引發恐懼和隔閡,因此設計師們試圖透過有趣及靈活的作品設計,化解人們的窘境與恐慌,並改善患者的生活。「共享」系列提出「Open source」這個新名詞,以資訊開放與資源共享的概念,為下一世代架構新格局。「生技」系列的設計師以生物科技為基礎進行新材質的研發,並透過工作坊等形式推廣新知及新觀念,擴大眾人對於未來設計的想像與投入。

小編這次也親自前往看展,深深感受,設計是每個年代改善人文最重要的資產。以下是展覽現場情境,也為大家帶來一些分享!
NL工作室透過田野調查實地挖掘荷蘭土壤的創作

薛宏彬從台灣原森林出發重新思考建築與木材的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